盆腔积液是怎么回事?到底为何盆腔会有积液呢?
根据积液的多少,盆腔积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。积液在1厘米以内,属于生理性盆腔积液,部分女性在月经期或排卵期会有少量血液积聚在盆腔,一般量较少,会自行逐渐吸收,也不会引发不适症状,可不必进行治疗。
1、生理因素引起盆腔积液
腹膜具有吸收和分泌功能。在正常情况下,腹膜腔内有少许浆液,以减少腹腔脏器间的摩擦。另外一方面,因为卵巢的表面是没有腹膜覆盖的,每一个月卵巢会排卵,卵泡破裂时就会把卵泡液排进腹腔,集聚在子宫直肠窝里,少则几毫升,多则10多毫升。同样,每一个月月经来潮时,月经血也可以从子宫腔里进入输卵管,从而“倒流”入腹腔内。所以,一般情况下,B超检测到子宫直肠窝有20-30mm的“积液”是正常的现象。这些“积液”可能是正常的腹腔(用作防御)的分泌液,也可能是排卵后的卵泡液,还有可能是倒流的少量的月经血。
2、病理因素引起盆腔积液
主要是炎症所致,常会并发小腹坠痛、腰骶酸痛等不适,具体与下列原因有关:
经期不洁:盆腔积液常与月经期间不注意个人卫生有关,因为此时宫颈口扩张,宫腔内部的血窦呈现开放状态,若个人清洁卫生不到位、使用不洁卫生棉或没及时更换、经期进行性生活等,均可引起细菌滋生,引发盆腔炎、盆腔积液。
感染:在产后、流产手术、放(取)环手术后等情况下,身体虚弱,免疫能力低下,宫颈口处于扩张状态,此时,若不注意生殖部位的清洁卫生或过早进行性生活等,均可引发细菌滋生而导致盆腔感染。
邻近器官病变:患有阴道炎、宫颈炎时,炎症上行感染,最终导致盆腔炎。患有阑尾炎或腹膜炎症时,女性易并发盆腔炎症。